一、初識先生
那還是在年前,陪學院老師去先生家裡拜年。這時的我,既新奇,又緊張,還有點忐忑。不知道該與耄耋之年的老者說些什麼,也不知道除了把年貨放下之外,還應該做些什麼。
伴随着爽朗的笑聲,精神矍铄、聲如洪鐘的于老迎出門來。他那高大的身軀帶來的暖流,瞬間沖走了我的緊張。
二、成長曆程
1955年,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在成立之初,“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招收了四個小班120多名五年制本科生。當時,機械制造系的師資,都要一個一個地從四面八方調來,教材都要現編,國家斥重資購進的設備,也因現有房舍不具備安裝條件,進不了實驗室。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們圍在一起,開動腦筋、采取各種應急措施,才使教學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先生當時在機械制造工藝教研室雖還是一個佩戴白牌校徽的研究生,但教研室内發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耳濡目染,老師們艱苦創業、全心全意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的精神,先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時,機床與刀具教研室李德慶與周千恂兩位老師,組織了一個數控銑床的科研團隊,日夜苦戰,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一台數控銑床,并在10月開幕的“全國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展覽會上,與清華大學研制的一台數控機床并肩展出。他們,在機械制造系發展的宏偉長卷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第一筆。每每談及此事,先生激動不已,景仰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還說,他的導師、前蘇聯專家舍列密其也夫,是一位真心實意幫助中國建設的國際友人。從1955年到校,到1957年秋奉令離校,兩年時間裡,他培養了5名研究生、11名校内外進修教師。他為了籌建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機械制造系,為了建設“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親力親為、不遺餘力。臨走前,他還把為研究生講授“汽車拖拉機制造工藝學”課程撰寫的、獨具慧眼的、具有大量創新内容的增容講稿,交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下,在拓荒者的激情感染中,先生逐漸成長,并立志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奮鬥終身。
三、攻堅克難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曆史性決策。針對生産工程界呼籲的“提高生産效率、提高加工質量”的要求,在研究機械加工振動問題方面,先生突破了前人的純理論研究模式,提出了以減少“生産現場機床加工振動”為目标的新模式。在機械工業部、教育部和吉林省相繼➿⚽✨➿下,先生将科研與研究生培養緊密結合,從1980年開始,用了11年時間,立項完成了“機床振動”“切削振動的診斷技術與防治措施的研究”“外圓磨削表面波紋度的試驗研究”“變速切削理論”“切削穩定性在線監測監控技術的研究”“超精密金剛石車床動态特性的測試與分析”等6項課題的研究工作。
十年一劍,水到渠成。1993年,先生主持完成的“機械加工振動的診斷、識别與控制”項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在10名獲獎人中,先生指導的7名碩生研究生在列,有2名研究生排名第二和第三。
多年來,作為機械制造學科學術帶頭人,先生帶領機械制造專業全體同志,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奠定了吉林工業大學機械制造學科的教學科研成就和學術地位。199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吉林工業大學“機械制造”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先生被批準為該博士點的一位博士生指導教師。由此,實現了機械部部屬院校、吉林省高等院校“機械制造”學科博士點零的突破。
先生和鄒青教授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改革開放後,機械類專業教材中,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本教材。先生始終堅守技術基礎課的設課宗旨,精選屬于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等方面的技術基礎性教學内容。教材内容重點突出,教材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易于理解與掌握,教學效果好,受到廣大師生和同行專家的一緻好評。該教材2007年獲吉林省優秀教材一等獎,2010年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迄今累計重印40多次、共計231000餘冊,年均發行約12000冊,用戶遍及大江南北50多所高等院校。
四、桃李滿園
先生執教47年,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高層次專業人才。1980年以來,先生共招收碩士生35名、博士生20名、博士後2名,共計47人。畢業分配到大學工作的25人中,現有21名教授;到企業和科研院所工作的22人中,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層出不窮,其中1人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此外,有3人任“985”高校黨委書記或校長、1人任副校長;有3人在地方院校任校長或副校長;有1人在“世界500強”國企任副總經理。
五、先生不言
先生精神矍铄,即使88歲高齡,依然有求必應。他經常參加學校評審和論證;現正為《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材審稿;還發揮餘熱,參與撰寫學院發展簡史,以史勵志。
先生謙虛嚴謹,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始終不居功,總是認為一切成就,都是師生通力⏭➰的結晶。
先生不言,下自成蹊。望着先生,我想到《中庸》中的一句話:“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