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确把握高等工程教育與新工科建設發展的脈絡及定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标,以學科發展與産業需求為導向,本學期機械原理與設計教研室結合2022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校企聯動、專家研讨、師生交流等多種形式,針對學生工程設計意識及能力培養與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所遇到的問題,開展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研修活動。
自3月25日,吉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機械設計教學團隊圍繞機械傳動系統數字化設計前期調研與讨論,開展為期2天的集中專業設計軟件使用培訓,推動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推進課程教學數字化轉型。通過軟件培訓班研修,團隊教師深入了解了行業中國産工業軟件的相關功能及實際工程應用的設計流程,并就傳動系統設計與分析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本科生工程設計能力培養與行業專家進行深入研讨。團隊教師結合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教學知識點,反思使用工程設計軟件開展數字化教學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實際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問題,為優化機械設計教學内容并推動數字化教學實踐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月29日下午,機械設計教學團隊與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教師圍繞2022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聯合開展課程實踐教學創新研讨活動。依托校企聯合開發的機械傳動系統方案設計、優化及綜合性能檢測試驗系統,共同研讨如何結合課程教學内容及相關知識點開展創新性實踐教學,強化課程的“兩性一度”,深化課堂教學的内涵建設,促進學生工程設計意識與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并制定了詳細的創新實踐教學方案及實驗流程。而後,機械設計團隊教師針對“十四五”規劃教材建設及《機械設計》章節内容修訂進行研讨,在教學案例引入、實踐教學模塊構建、網絡數字化資源建設等方面達成共識并形成修訂意見。
作為吉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機械設計教學團隊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研修活動進一步明确了以産業需求建設一流課程、以技術發展凝練教學内容、以學生能力提升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強化課程整體規劃、教學内容精選、虛實融合資源集成及課程思政育人的内涵建設,探索适應數字時代創新型人才培養混合教學的新範式,幫助學生積極應對社會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撰稿:馮 超
攝影:王麗慧
審核:柴博森 王順